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直面历史现场 追寻信仰踪迹。侯孝贤作品《悲情城市》《好男好女》的故事原型。

内容简介

《幌马车之歌(增订版)》在寻访幸存者及其亲友并搜集查阅大量机密档案的基础上,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描绘了客家籍台湾革命青年锺浩东短暂而炽热的一生——从反抗日本殖民统治,到九死一生回国投身抗日,再到为改革台湾社会献身教育事业,直到最后为了台湾的解放慷慨赴死,为理想牺牲。

作者以众多类似的“锺浩东们”作为背景,在史料、记录、文学的交错纷呈中,力图将二十世纪上半叶以来被刻意湮灭甚至扭曲的台湾近现代史还原重现。在追索这些青年的革命事业与人生轨迹的过程中,本书向我们坚定地传达着历史深处所蕴藏的力量,借助这一力量,读者能以全新的视野去亲近那段充满伤痛与遗憾的海峡两岸的记忆。

本书曾被选为台湾地区1988年最好小说(洪醒夫小说奖),1991年《联合文学》十大好书作家票选第一名,侯孝贤依据此故事中的部分原型创作了电影《悲情城市》与《好男好女》,并获第4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一 隐没在战云中的星团
  • 序二 美国帝国主义和台湾反共扑杀运动
  • 序三 凡记下的就存在
  • 序四 救赎的历史,历史的救赎
  • 幌马车之歌
  • 序曲 伴着脚链声的大合唱
  • 第一乐章 故乡
  • 你这个子弟十分天才
  • 民族歧视的殖民教育
  • 素朴的祖国情怀
  • 第二乐章 战云下的恋歌
  • 戴白线帽的青年
  • 白衣少女
  • 锺九河的爱与死
  • 筹组抗战医疗服务团
  • 我是不打算结婚的!
  • 第三乐章 原乡人的血
  • 在上海
  • 从港九到惠阳
  • 白薯的悲哀
  • 从惠阳押解到桂林
  • 送子
  • 第四乐章 战歌
  • 在罗浮山区
  • 妇女夜校
  • 旅店生子
  • 策反台侨
  • 到原乡走了一趟
  • 第五乐章 归乡
  • 归乡
  • 丧子之痛
  • 朴实求才的校长
  • 民主刻苦的校园
  • 第六乐章 “二二八”
  • 接上关系
  • 这些队员都到哪去了
  • 筹建民盟台湾省工作委员会
  • “二二八”
  • 事变之后
  • 第七乐章 白与红
  • 地下组织
  • 《光明报》
  • 形势逆转
  • 创刊《新世代》
  • 混乱的经济秩序
  • 第八乐章 风暴
  • 学潮的浪花再现
  • 事态非常严重了
  • 散珠有串
  • 怕自己还有一点人性
  • 校长太太,我们是人民解放军
  • 应急对策
  • 军警包围校舍
  • 逃亡与牵连
  • 惜别
  • 没有什么话好讲
  • 历史的轨道改变了
  • 第九乐章 枪决
  • 审讯与判决
  • 诀别
  • 佛祖的骨灰
  • 尾声 和鸣!你在哪里?
  • 啊啊!和鸣!你在哪里?
  • 附录
  • 本书相关人物小传(1)
  • 口述证言
  • 文字资料
  • 大事年表
  • 评论与回应:未完的悲哀
  • 未完的悲哀
  • 重找一个阅读《幌马车之歌》的角度
  • 《幌马车之歌》对大陆文学的启示
  • 谁的《幌马车之歌》
  • 缘起
  • 《幌马车之歌》的出土
  • 结束语
  • 一条前行的路
  • 让历史不再有禁忌,让人民不再有悲情
  • 开场白
  • 林老师与锺浩东
  • “二二八”的定性
  • 《幌马车之歌》
  • 五十年代的白色恐怖
  • 流亡鹿窟
  • 《悲情城市》的时空错置
  • 啊!祖国
  • 抵抗派的知识分子
  • 文清之主题
  • 台湾人与祖国的辩证统一
  • 结束语
  • 二〇〇四年版后记
  • 二〇一五年版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简称三联书店) 是一家有悠久历史的著名出版社。 它的前身是邹韬奋、徐伯昕等三十年代在上海创立的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和读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