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集结一流学者与学术新锐,展现汉语言文学研究的高水平和新思路。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汉语文学,试图打破现代、当代和华文文学之间的界限,跨越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以及东南亚等区域边界,探讨这一时期文学与历史的复杂关系,理清转折发生的线索,思考其深远意义及对当下汉语文学发展的影响。

全书精选论文25篇,分为四个主题:转折时代的汉语文学、左翼运动及其文学实践、知识分子的道路选择、不同地区的文学生产与文化运动。作者均为该领域的一流学者,其中不乏年轻一代的学者,代表了近年来现当代文学领域研究的高水平和新思路。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转折时代的汉语文学
  • 中国和世界的1950年代——汉语新文学“构成性规则”的初步发现
  • 一、中国现代文学:学术概念的挤逼
  • 二、汉语文学“语言社团”的整一意识
  • 三、中国现代文学学科规范化及其短板效应
  • 分割中的流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总体性——20世纪四五十年代之交汉语文学的再审视
  • 问题的提出
  • 流动中形成的文学版图
  • 旅外与在地:开启流动的文学史叙述
  • 结论:四五十年代之交“人民的文学”新时代和“人的文学”传统的“共存”
  • 文学“统战”与当代文学在新中国的重建——以《亦报》场域中的沦陷区三家梅娘以及周作人、张爱玲为例
  • 一、上海《亦报》场域的形成
  • 二、沦陷区三家的出场及创作情况
  • 三、沦陷区三家的幕后推手唐云旌、徐淦
  • 四、唐云旌与梅娘的私人关系问题
  • 五、简短的结语
  • 历史转折与文化政治——以赖和接受史为中心
  • 一、太平洋战争爆发与赖和入狱、过世
  • 二、光复初期的赖和接受:“鲁迅热”与“去殖民”
  • 三、赖和“忠烈祠”风波与戒严时期台湾作家之际遇
  • 四、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台湾作家的重新发现与赖和重入忠烈祠
  • 五、本土论思潮兴起与赖和研究的别样兴盛
  • 小 结
  • 书写如何重构文类?——以“十七年”(1949—1966)的对口相声为例*
  • 一、口承型相声的生产方式与文类形态
  • 二、书写型相声的生产方式与文类形态
  • 三、结论
  • 左翼运动及其文学实践
  • “群众创造”的经验与问题——以“《穷人乐》方向”为案例
  • 何为“方向”?
  • “群众英雄主义”与演戏
  • 村剧团与“演真人真事”
  • 高街村合作社
  • 排演经验与“群众创造”
  • 重排与“提高”
  • “提升”的方式与“群众创作”的现实性
  • 试析1950—1960年代台湾青年的“虚无”,重新理解“现代主义与左翼”——以陈映真、王尚义为线索
  • 一、作为启蒙的虚无
  • 二、辽远而切近的虚无
  • 三、此间的“父与子”
  • 四、虚无、现代主义与左翼
  • 美国“左翼进步文学”在1950年代中国文坛的译介——以《译文》为例
  • 一、美国“左翼进步作家”的两类作品
  • 二、政治身份对文学名声的操控:以法斯特的“背叛”为例
  • 三、黑人文学的“斗争性”:以兰斯登·休士(Langston Hughes)为例看译入语语境对黑人文学的择译标准
  • 四、问题的引申:名家、名作的“缺席”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左派文人视野中的英殖历史再现——汉素音与《餐风饮露》中的人道主义情怀
  • 一、左派情怀的形成:汉素音人道主义精神的表现
  • 二、南洋阶级图景:《餐风饮露》中的左派知识分子情怀
  • 三、结语
  • 知识分子的道路选择
  • 从“日语”到“中文”——论吕赫若小说中的认同与背离及语言转变的意义
  • 离散张爱玲与“恒常中国性”——转折年代的“张爱玲现象”
  • 一、离散乱世与张爱玲创作
  • 二、新文学主潮与张爱玲现象
  • 三、张爱玲现象与“恒常中国性”
  • 中国舞台的歧途——萧乾关于国家未来的“乌托邦”构想
  • “流动”的主体和知识分子改造的“典型”——20世纪四五十年代转变之际的丁玲
  • 丁玲的“黄金时代”
  • 战争、“流动性”与主体的位移和重组
  • 作为知识分子“改造”“典型”的丁玲的内涵
  • 论沈从文土改期间的创作矛盾
  • 废名1950年代的思想转变与创作意愿的升沉
  • 结 语
  • 不合时宜的“政治美学”——朱光潜1948年前后的书生议政及其失败
  • 一、遭遇政治批判:历史转折处的朱光潜
  • 二、诗与民族国家:以文艺教化民众
  • 三、文艺自由主义:政治反感及其根源
  • 四、书生议政及其失败:“政治美学”的对立与冲突
  • 结 语
  • 不同地区的文学生产与文化运动
  • 战时台湾文坛的一个结构性探讨
  • 一、外力影响下被重新组构的文学场域
  • 二、文学场域疆界的强制性重划
  • 三、文坛趋于成熟的征兆:论战与派系结盟
  • 四、“美学位置”的轇轕:凝聚于“艺术自主性”(artistic autonomy)信念的美学群体
  • 五、结语
  • 参考书目
  • 冷战结构下的香港文学
  • 1949前后——香港文艺横切面考察
  • 1949:炮火造就与呈现方式
  • 旧体诗与新体诗和鸣
  • 港味散文与雅俗小说共振
  • 文艺之花齐开
  • 《文艺新潮》——文学理想乐园与自由民主精神之重建
  • 结 语
  • 五四女性文学传统之传承与转化——以台、港《纯文学》中《近代中国作家与作品》专栏为讨论范围
  • 一、前言
  • 二、《近代中国作家与作品》专栏与五四以来新文学成规转化之议题
  • 三、女性文学与京派文学的双重特质——《纯文学》所策划的凌淑华专辑
  • 四、五四文化运动之评价——《纯文学》所策划的庐隐专辑
  • 五、结语
  • 参考书目
  • 重返江湖,所为何事?——上官鼎《雁城谍影》的“抗战”书写
  • 一、从2015年台湾长篇小说谈起
  • 二、上官鼎与战后“文学江湖”
  • 三、补遗:衡阳保卫战
  • 四、重构:国共抗战图像
  • 五、想象:香港作为可能
  • 六、代结语:侠客的深情,台湾小说的重层风景
  • 参考文献
  • 校园、纸张与民国时期北平文坛的沉浮——一项基于历史地理因素的期刊考察
  • 一、全面抗战前北平校园在文学活动中扮演的角色
  • 二、教会大学的保护和纸价飞涨的开始
  • 三、被中断的文艺复兴与文学生产方式的转折
  • “二战”后波兰与欧洲的文学与文化——传统与社会变化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世纪文景

2002年6月,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其分支出版机构世纪文景,全称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公司。文景致力于立足“社科新知、文艺新潮”,阅读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