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8.6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93千字
字数
2021-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夏海先生继《论语与人生》《老子与哲学》《孟子与政治》之后,又一部关于先秦诸子研究的力作,是对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的研究。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计二十章。部分“韩非其人”,包括第一、二、三、四章,主要介绍韩非其人,以及同诸子百家尤其是法家的关系。第二部分“人性论”,包括第五、六、七、八章,以善与恶为框架,阐述韩非的人性思想,比较分析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认为韩非的好利恶害属于性恶论范畴。第三部分“法治论”,包括第九、十、十一、十二章,以德与法为框架,阐述韩非的法治思想,比较分析商鞅之法,认为韩非既有继承,更有创新和超越,着力补充完善了商鞅有法无术的缺陷。第四部分“术治论”,包括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章,以君与臣为框架,阐述韩非的术治思想,比较分析申不害之术,认为由于《申子》一书大部分佚失,只能根据韩非的论述,补充完善了申不害有术无法的不足。第五部分“势治论”,包括第十七、十八、十九、二十章,以官与民为框架,阐述韩非的势治思想,比较分析慎到之势。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
- 第一部分 韩非其人
- 第一章 悲剧命运
- 一、司马迁记述
- 二、师事荀子
- 三、同学李斯
- 四、献策秦皇
- 第二章 法家源流
- 一、谈“法”色变
- 二、代表人物
- 三、思想主旨
- 第三章 诸子关系
- 一、道为基础
- 二、仁不足用
- 三、兼未必治
- 第四章 中西观照
- 一、城邦政治
- 二、《君主论》
- 三、心有灵犀
- 第二部分 人性论
- 第五章 善与恶
- 一、先秦人性论
- 二、古希腊人性论
- 三、相似以善
- 第六章 孟子道性善
- 一、人性之善
- 二、不忍人之政
- 三、韩非异见
- 第七章 荀子言性恶
- 一、人之性恶
- 二、隆礼与重法
- 三、韩非承继
- 第八章 韩非语好利
- 一、冰凉世界
- 二、正解好利
- 三、必因人情
- 第三部分 法治论
- 第九章 德与法
- 一、传统概念
- 二、现代法治
- 三、辩证关系
- 第十章 儒家德治
- 一、追根溯源
- 二、基本内容
- 三、韩非批判
- 第十一章 商鞅变法
- 一、故事寓意
- 二、法治思想
- 三、韩非承继
- 第十二章 韩非论法
- 一、唯法为治
- 二、人主大物
- 三、赏罚二柄
- 第四部分 术治论
- 第十三章 君与臣
- 一、历史沿革
- 二、儒家理念
- 三、法家观点
- 第十四章 南面之术
- 一、源于老子
- 二、秉要执本
- 三、运用一心
- 第十五章 申不害用术
- 一、轶事指归
- 二、术治思想
- 三、申韩关系
- 第十六章 韩非论术
- 一、法术结合
- 二、君主拥趸
- 三、纲举目张
- 第五部分 势治论
- 第十七章 官与民
- 一、民本源流
- 二、孔孟观点
- 三、格义民主
- 第十八章 慎到重势
- 一、评论辑录
- 二、势治思想
- 三、慎韩关系
- 第十九章 韩非论势
- 一、势以胜众
- 二、人设之势
- 三、术以护势
- 第二十章 集大成者
- 一、融合法家
- 二、终结百家
- 三、自成体系
- 主要参考书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