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通过这本书,了解在广场协议前后主要五国,尤其是日、美、德三国的历史背景、决策过程和决策结果,对于中国应对目前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有现实意义。

内容简介

1985 年的广场协议是“二战”以来国际货币合作方面最重要的范例,其直接目的是扭转美元汇率大幅上升的局面。美元汇率在此前的五年间升值了一倍,美国的贸易逆差也因此被推到了的高点。美国商品价格的竞争力下降在国会中引发了规模空前的保护主义,全球贸易体系面临崩溃的威胁。因此,广场协议的最终目的,是避免一场可能对世界经济造成毁灭性影响的贸易战。

“广场行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当时主要的经济体,包括法国、联邦德国、日本、美国和英国在内的五国集团很快达成共识:全球贸易体系处于风险之中,仅有可行的应对策略就是大幅调整汇率。在接下来的两年里,美元下跌了30%以上,而日元和马克的升值幅度超过了50%。经过两年的常规时滞后,美国贸易逆差(以及关键的日本贸易盈余)在20 世纪80 年代末收窄了一半。美国国会的保护主义压力因此消退,没有推行任何重大的贸易壁垒政策,开放的世界贸易体系得以维系。

中国是广场协议的主要受益者,其经济改革始于20 世纪70年代末,并自80 年代非常成功地融入世界经济。五国集团国家间失衡的加剧,尤其是其他四国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反弹,原本可能会扰乱世界贸易体系,从而限制甚至破坏中国对世界的开放,而开放在中国飞速发展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此外,日元的大幅升值,以及作为汇率调整一部分的韩元及新台币的后续升值,都有助于中国相对一些主要竞争对手提升竞争地位。因此,广场协议纠正的这些失衡,尤其是成功遏制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而言至关重要。

《管理美元》是对广场协议的起因、谈判、实施和早期结果的权威分析。英文原版图书出版于广场协议签署三年后,《朝日新闻》前总编船桥洋一先生,基于对112位广场会议参与者的直接采访,分析展示了参与广场会议各方的实力、决策者间的意见分歧以及促进协作式的经济一体化的实践,对各个方面给出了详细且权威的记录。

这本书曾获得1988年吉野作造奖,对于中国应对当下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有重要的现实和参考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
  • 中文版自序
  • 初版序
  • 前言
  • 第一章 广场协议
  • 顺势而为
  • 无纸面记录
  • 干预的政治学
  • 干预过程
  • 阴影
  • 第二章 银行家
  • 执行货币政策:协调
  • 执行货币政策:美国单方面行动
  • 执行货币政策:日本行动,联邦德国行动
  • 货币政策协调政治学
  • 第三章 单边主义的终结:美国
  • 压力
  • 可能性的艺术
  • 第四章 日元的政治经济学:日本
  • 中曾根政治学
  • 大藏省
  • 外部压力
  • 第五章 联邦银行准则:联邦德国
  • 波恩和法兰克福
  • 政治文化
  • 欧洲货币体系
  • 第六章 东京峰会
  • 加强监督
  • 五国集团对七国集团
  • 冲击
  • 七国集团指标体系的政治学
  • 第七章 从两国集团到三国集团
  • 积极的双边主义
  • 日本牌
  • 贝克-宫泽交易
  • “德国人的固执”
  • 走向三方体制?
  • 第八章 卢浮宫会议
  • 广场协议2.0
  • “近期水平附近”
  • 干预的政治学
  • 实施财政政策
  • 卢浮宫协议之外
  • 第九章 教训
  • 政策协调的标准
  • 从广场会议到卢浮宫会议:一个批判性评价
  • 历史视角
  • 结论
  • 事件年表
  • 缩写表
  • 作者采访的人
  • 美国
  • 日本
  • 西欧
  • 档案文件
  • 1 五国集团财政部部长和央行行长公告
  • 2 法国、联邦德国、日本、英国、美国财政部部长和央行行长公报
  • 3 东京经济宣言
  • 4 七国集团财政部部长声明
  • 5 贝克–宫泽联合公报
  • 6 贝克–宫泽联合公报
  • 7 六国集团公报
  • 8 七国集团声明
  • 9 威尼斯经济宣言
  • 10 七国集团声明
  • 11 七国集团声明
  • 致谢
  • 译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