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出版二十周年纪念版,增订万字长文,阿城先生的思想集大成之作,一部闲话体中国文学史。

内容简介

出版二十周年纪念版,增订万字长文《中国世俗与中国文学》——二十年前有一本小册子叫《闲话闲说》,今天重提,希望将中国文化与文明做更多的联系。

阿城先生的闲话体中国文学史,六面玲珑两面刺——用世俗之眼观照中国文学,赏读历代小说的气象万千,从孔子到《史记》,从《金瓶梅》《红楼梦》到鲁迅,告诉读者“经典的另一种读法”。他将杂学古今的学问通识,放进趣味盎然的世俗世界里入味打通,尽显清谈风格,是其思想集大成之作。

《闲话闲说》是阿城先生关于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的讲谈集,以文学史的笔法,与朋友和听众闲谈的口吻,观之世俗文化与中国文学的万般景象,呈现文化的阿城“杂”和“通”的一面,是其思想集大成之作。理想国推出二十周年纪念版,增订万字文章《中国世俗与中国文学》。

“二十年前有一个小册子叫《闲话闲说》,今天重提,希望将中国文化与文明做更多的联系。‘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是许多次讲谈的集成,对听众演讲和与朋友闲谈,我们共通的知识财富是世俗经验。世俗经验*容易转为人文的视角。如此来讲,*宜将理论化为闲话,将专业术语藏入闲说,通篇不去定义“世俗”,使听者容易听。”——阿城

目录

  • 版权信息
  • 说明
  • 自序
  • 十一
  • 十二
  • 十三
  • 十四
  • 十五
  • 十六
  • 十七
  • 十八
  • 十九
  • 二十
  • 二十一
  • 二十二
  • 二十三
  • 二十四
  • 二十五
  • 二十六
  • 二十七
  • 二十八
  • 二十九
  • 三十
  • 三十一
  • 三十二
  • 三十三
  • 三十四
  • 三十五
  • 三十六
  • 三十七
  • 三十八
  • 三十九
  • 四十
  • 四十一
  • 四十二
  • 四十三
  • 四十四
  • 四十五
  • 四十六
  • 四十七
  • 四十八
  • 四十九
  • 五十
  • 五十一
  • 五十二
  • 五十三
  • 五十四
  • 五十五
  • 五十六
  • 五十七
  • 五十八
  • 五十九
  • 六十
  • 六十一
  • 六十二
  • 六十三
  • 六十四
  • 六十五
  • 六十六
  • 六十七
  • 六十八
  • 六十九
  • 七十
  • 七十一
  • 七十二
  • 七十三
  • 七十四
  • 七十五
  • 七十六
  • 七十七
  • 附录
  • 中国世俗与中国文学 再谈《闲话闲说》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2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俗到极致方为雅

    阿城的书,值得一本接一本的追着看。这本书是由阿城在 1987 年 9 月至 1993 年 11 月间历次有关 “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 话题的讲谈集成。没有标题,很简单的按数字从 1 排到 77。前 38 小节讲中国世俗,从 39 小节后是讲中国小说的历史,也和世俗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文本依然简洁、生动。阿城的功力在于能将各段历史或者人物、事件串在一起,让耐人寻味的观点自然浮现,边读边频频点头,嗯!是啊,谁说不是呢!阿城爱看历朝历代的闲书、杂书,书上记载的世俗文化和闲人闲语,让他津津乐道。他说:“世俗里的 “世”,实在是大;世俗之大里的 “俗”,又是花样百出。所以我喜欢这花样百出” 。而这 “世” 和 “俗” 的包容,造就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世俗文化的底色,因为海纳百川,所以生命力如此旺盛。本书中就提到一个外来文化被改造的例子:最早的中国当铺就是佛寺。唐代的佛寺,常常搞拍卖会,北宋时有一本《禅苑清规》,详细记载了拍卖衣服的过程,拍卖之前,到处贴广告,知会世俗。元代,佛寺还搞过类似现在彩票的 “签筹”,抽到有奖。这可真是 “俗” 的可爱,估计如来佛祖、观世音菩萨也只能在莲花宝座上无可奈何的摇摇头😂说到中国小说,不管是唐传奇、元杂剧、明清话本,还是近现代小说,底色依然脱不开世俗。它从世俗中来,在红尘中打滚,几经磨变,依然是越世俗的越有生命力,四大名著就是明证。书中说到中国现代小说时,阿城列了一串名单,张爱玲的《倾城之恋》、钱钟书的《围城》、沈从文的《边城》、汪曾祺的《受戒》等,认为这些小说描写的世俗情态让那个年代的他很震撼,甚至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啊哈,这几部也是我深爱的小说,精准而不炫技的语言,闪闪发光的人性,侵淫在滚滚红尘中的勃勃生机…… 世俗就世俗吧,喜欢就是喜欢,哪有那么多道理可讲!读书笔记自然要摘些文中的精华,就像从树上摘果子,看着好,越摘越上瘾,摘到篮子里哪个也不舍得丢😛🔑爱因斯坦说民族主义就像天花,总要出的。我看民族主义虽然像天花,但总出就不像天花了。🔑英雄是不可学的,是世俗的心中 “魔”,《水浒》就是在讲这个。说 “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其实常常是 “群雄并起,天下大乱”。历代尊孔,就是怕天下乱,治世用儒,也是这个道理。儒家的实用性,由此可见。🔑《封神演义》虽是小说,却道着了名堂。名堂就是,道教的神,是由世俗间的优秀分子组成,这个队伍越来越壮大,世俗的疾苦与希望,无不有世俗所熟悉的人来照顾,大有熟人好办事的意思,天上竟一派世俗烟火气。🔑可以说,中国的世俗实用精神,强顽到中国从传统到现实都不会沉浸于宗教,长得烦人的历史中,几乎没有为教义而起的战争。🔑中国人的祖宗牌位,是一块长方形的木片,就是 “且” 字,甲骨文里有这个字,是象形的鸡巴,学名称为阴茎,中国人什么都讲究个实在。母系社会的祖是 “日”,写法是一个圆圈当中一点,象形的女阴,也是太阳。比起父系社会的 “且”,“日” 来得开阔多了。后来父系社会夺了这个 “日”,将自己定为 “阳”,女子反而是 “阴”,父者千虑,必有一失,搞不好,这个 “日” 很容易被误会为肛门的象形。🔑耶稣会教士利玛窦明末来中国,那时将 “耶稣” 译成 “爷苏”,爷爷死而苏醒,既有祖宗,又有祖宗复活的奇迹,真是译到中国人的心眼儿里去了。🔑印度佛教轮回的终极目的是要脱离现实世界,中国世俗则把它改造为回到一个将来的好的现实世界,也就是说,现在不好,积德,皈依,再被生出来,会好。这次输了,再开局,也许会赢,为什么要离开赌场?释迦牟尼的原意是离开赌场。观音初传到中国的时候,还是个长胡子的男人,后来变成女子,再后来居然有了 “送子观音”。这也怪不得中国人情急时是 “阿弥陀佛”“太上老君” 一起喊的,不想一想也许天上就像海峡两岸的官员,避不见面,结果可能哪一方也不来搭救。🔑民间说蒙古人占了中原,杀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八姓,因为这八姓是大姓,杀光则汉人即失元气。后世骂人 “忘八”,意思是忘了汉人祖宗,不忠不孝,后来演成 “王八”,倒把龟糟蹋了,唐朝时 “龟” 还是美意。🔑中国历代的皇家,大概有一半不是汉人。孟子就说周文王是 “西夷之人”。秦更被称为 “戎狄”。常说的唐,皇家的 “李” 姓,是李家人还没当皇帝时被恩赐的。这李家人生 “虬髯”,也就是卷毛连鬓胡子,不是蒙古人种,唐太宗死前嘱咐 “丧葬当从汉制”,生怕把他当胡人埋了。大而言之,周,秦,南北朝,隋唐,五代,元,清,皇家不是汉人。辛亥革命的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若说的是恢复到明,明的朱家却是回族,这族谱保存在美国。🔑中国历代的战乱,中原人不断南迁。广东人说粤语是唐音,我看闽南语亦是古音,以这两个地区的语音读唐诗,都在韵上。大陆说的普通话,台湾说的 “国语”,都是北方游牧民族的话。杭州在浙江,杭州话却是北方话。北宋南迁,首都汴梁也就是现在的开封,转成了南宋的临安也就是现在的杭州,想来杭州话会是宋时的河南话?🔑有意思的是,不少雅士去关怀俗世匠人,说你这是艺术呀,弄得匠人们手艺大乱。野麦子没人管,长得风风火火,养成家麦子,问题来了,锄草,施肥,灭虫,防灾,还常常颗粒无收。对野麦子说你是伟大的家麦子,又无能力当家麦子来养它,却只在客厅里摆一束野麦子示雅,个人玩儿玩儿还不打紧,“兼济天下”,恐怕也有 “时日曷丧” 的问题。我希望的态度是只观察或欣赏,不影响。 🔑世俗既无悲观,亦无乐观,它其实是无观的自在。喜它恼它都是因为我们有个 “观”。以为它要完了,它又元气回复,以为它万般景象,它又恹恹的,令人忧喜参半,哭笑不得。🔑世俗小说既不表现出政治上的及时的正确,又少诗意,只是世俗需要的一种 “常”,当然政治正确这个 “姥姥” 不疼,诗或纯文学这个 “舅舅” 不爱了。🔑普通话是最死板的一种语言,作为通行各地的官方文件,使用普通话无可非议,用到文学上,则像鲁迅说的 “湿背心”,穿上还不如不穿上,可是规定要穿。🔑诗是什么?“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无一句不实,但连缀这些 “实” 也就是 “象” 以后,却产生一种再也实写不出来的 “意”。曹雪芹即是把握住世俗关系的 “象” 之上有个 “意”,使《红楼梦》区别于它以前的世俗小说。这以后差不多一直到五四新文学之前,再也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小说。🔑艺术最初靠什么?靠想象。巫的时代靠巫师想象,其他人相信他的想象。现在无非是每个艺术家都是巫,希望别的人,包括别的巫也认可自己的想象罢了。🔑为什么巫使艺术发生呢?因为巫是专职沟通人神的,其心要诚。表达这个诚的状态,要有手段,于是艺术来了,诵、歌、舞、韵的组合排列,色彩、图形。🔑元代的不准汉人科举做官,造成汉族读书人转而去写戏曲,结果元杂剧元曲奇盛。清末废科举,难免读过书的人转而写写小说。另一个原因我想是西方的机器印刷术传进来,有点像宋时世俗间有条件大量使用纸。

      2
      9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中华文化的常识

      阿城用 77 篇小文通讲中国文化中的常识,讲的透彻,满篇珠玑,作者写作本身就偏重中式短句,好节奏。犄角旮旯的知识,“荣宝斋挂过一副郭沫若写的对联,上联是 “人民公社好”,下联是 “吃饭不要钱””。阿城 49 年生人,人生经历翻天覆地的几段时期,对荒谬的种种表象诸多思考,本书成书于开放的年代,那时还谈文学,现在已经都是短视频了,还是太直接,喜欢老点的文字,如:“我也是偶有颓丧,就到热闹处去张望女子。”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理越辩越明

        作者出生于 1949 年,这本书成书于 20 年前,以作者的观点来看,这段时间正好是国内文学相对贫乏的时期,比如他认为王朔属于先锋作家,而余华不算。同时他又怀念中国的宗族思想,认为有宗祠才能找到社稷。抛开这点不说,我比较认同他那句 “白话成文才叫白话文”,并不是所有白话都能够叫做白话文。就比如他在文中举的例子,将书本上的内容拍成电影,这时候就需要把对白改成白话,如果还用书上的白话文,就会感觉很不接地气。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6条书评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