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从民国史料生发出的短篇随笔集。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涉及民国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政界、学界、文坛无所不包;文章多短小精悍、笔法生动,可读性强。

作者从边角史料发散开去,有料亦有趣,可爱亦可信,可从细节处补充读者想象中的民国图景。

目录

  • 版权信息
  • 新一代学人在挣扎中奔突而出的新学术(代序)
  • 第一辑 书生
  • 岂有文章觉天下?
  • 学人论政《大公报》
  • 百无一用是文人?
  • 众声喧哗里的文人无行
  • 书生吴宓的辛亥志
  • “与其积钞票于箧,不如积阅历于身”
  • 张季鸾的人生观
  • “单身汉”金岳霖的美好生活
  • 《独立评论》的聚散离合
  • 革命在远方?
  • 矛盾体:“五四之子”顾颉刚
  • 民初政局的一段往事
  • 民国报人的风骨
  • 十字街头的塔
  • 亭子间里的上海文人
  • 第二辑 相遇
  • “如今我们已回来,你们请看分晓罢”
  • 中国游子的美国意象
  • 魂兮归来,燕京精神!
  • 老清华的体育精神
  • 文化自信心从哪里来?
  • 美国记者的北平往事
  • 摩登上海的另类历史
  • 内山完造的上海记忆
  • 民国新学生的浮世绘
  • 清末民初的新旧之争
  • 新旧之争中的学院政治
  • 乡村葬礼中的传统之魅
  • 第三辑 情感
  • “两地书”里的沈从文与张兆和
  • 真名士,不风流
  • 《两地书》里的鲁迅与许广平
  • 冲决网罗的一颗珍珠
  • 反潮流的新女性
  • 毛彦文的情感世界
  • 一个贞洁主义者的爱情观
  • 宋教仁与道德严格主义
  • 乡土中国的两副面孔
  • 第四辑 故旧
  • 政治与人情的双重奏
  • 容闳记忆中的洪杨之役
  • 曹汝霖的“五四”记忆
  • 民国元老颜惠庆的辛亥记忆
  • 京派文人的生死爱欲
  • 军阀阎锡山的精神世界
  • “先知”杜亚泉
  • 钱穆与老北平的文化世界
  • 殷海光记忆中的西南联大
  • 水木清华的流光碎影
  • 作为启示录的《林氏家风》
  • 第五辑 艺文
  • 诗意地栖居是如何炼成的?
  • 《大公报》与京派文人的文学梦
  • 花果飘零的诗文世界
  • 来今雨轩的前世今生
  • 林徽因与“太太的客厅”
  • 鲁迅与黎烈文的一段情谊
  • 文化上海的历史记忆
  • 第六辑 书话
  • 徊徨中的晚清知识人
  • 晚年胡适的知人论世
  • 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何兆武
  • 学人本色许倬云
  • 从日常生活中拯救知识人的历史
  • 书生论政的历史剪影
  • 接续民国史学传统
  • 知士论世的史学
  • 我们的大学史该如何书写?
  • 附录:象牙塔与百乐门——民国上海的大学生“禁舞”事件考述
  • 穿越民国时光的交叉小径(代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3.8
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民国人物杂记(浮世绘)

    很差的闲书,作者民国杂记杂谈,写些名人,杂文,发发公号还可以,集结成书就没意思了。而且比较杂乱,随心所欲,不值得一读,我闲刷过,阅后即焚。读此时不如读张鸣的书,张鸣写的更深入,系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民国时期,是我们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内忧外患,战乱不断。中国的知识分子也都在以各种方式寻找着国家的出路在哪里?在那个年代涌现出来了一大批文化大儒和让后世景仰的史学大家。真有乱世不幸诗人幸之感。我们恰逢盛世,没有资格评论那个年代里饱经沧桑的知识分子。我们唯有感谢老一辈的大儒们,为我们保留延续下来了文化的火种,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掩卷回想,书中让我印象深刻或心有所动的文字,都是关于那些耳熟能详的民国人物,在境遇变换中的幽微心绪,以及真实生活场景中的某些细枝末节。每每让我感慨 “啊,他原来是这样的。”“咦,他竟然是这样想的”。也让我不禁怀疑我们所谓耳熟能详的究竟是什么呢?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说:“与那些覆盖在主流叙述上的空洞硬壳告别,才可能切实触摸到那些隐含在历史深处的真正的伦理性困境与文明的碰撞。” 阅读契机:电视剧《觉醒年代》许寿裳《鲁迅传》本书(接续曾经的中断)。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简称三联书店) 是一家有悠久历史的著名出版社。 它的前身是邹韬奋、徐伯昕等三十年代在上海创立的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和读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