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狄德罗哲理性小说的巅峰,辩证法的杰作,被列为法国中学生必读书目。

内容简介

《拉摩的侄儿》是“狄德罗作品集”第二卷,收录《拉摩的侄儿》和《这不是故事》两篇。

《拉摩的侄儿》是一部长篇对话体哲理小说,创作于1761—1762年间,但在作者生前并未发表。1805年,歌德将其翻译到德国,但直到1823年,根据狄德罗自己的手稿整理的《拉摩的侄儿》才首次在法国出版。《拉摩的侄儿》是一场对话,也是一场争论。谈话的一方“我”是代表普世价值的哲学家,另一方是音乐家拉摩的侄儿,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两人在咖啡馆遇到,攀谈起来,你来我往,越争越激烈,言语间充满了嬉笑怒骂、嘲讽思辨,被恩格斯誉为“辩证法的杰作”。

《这不是故事》是一则短篇,1773年发表在《文学通讯》上,讲述了两个爱情小故事。

目录

  • 版权信息
  • 拉摩的侄儿
  • 这不是故事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我们内心深处的拉摩

    《拉摩的侄儿》是 18 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的一本小说,这部小说是由两个人物的对话组成。其中的一个主人公 “我”,是一位哲学家,一天在咖啡馆观看别人下棋的时候碰到另一个主人公,他叫拉摩,是一位知名音乐家拉摩的侄儿。两个人之间的一系列对话是这部小说的主体。      这部小说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塑造了拉摩这个人物形象。读完小说我们可能会想到自己周围也有这种 “过分真实” 的人。他们会赤裸裸地表达自己对社会和人生的看法,而且也是极端的现实主义者、利己主义者。      请看拉摩的这段自述:“在我看来,喝上等美酒、吃珍馐佳肴、玩漂亮女人、睡弹簧软床,这就是一切。除此之外,都是瞎吹。”      或者这段:“我这个穷光蛋,夜里回到我的小阁楼,爬上破床,钻进被窝的时候,我胸口发闷,呼吸困难,只能发出微弱的如叹息一般的鼾声,别人几乎听不见。可是一位金融家鼾声大作,则会使整座房屋打颤,使整整一条街惊讶不已呢!”      拉摩像我们常见的那种愤世嫉俗,对社会充满最坏揣测的中二少年,信奉着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或者他自己的一套社会达尔文主义。他的这些言论在小说中 “我” 刚开始是抱着看热闹和笑料的态度去听的,但渐渐地发现自己被拉摩所激怒,所冒犯。自轻自贱的拉摩,那个表演型人格的拉摩,说着这些赤裸裸的话,有没有我们内心的所想呢?      拉摩让我们看到自己其实也没有自己想得那么好,我们大多数时候只是不敢去看自己的内心,或者只是被一个文明的 “修养” 和阶层保护的比较好而已。我们跌落到一个乞讨者的身份时我们会怎么想问题?      当一个拉摩这样的 “自然人”,轻松又真实,我们内心深处可能也会被他左右,但我们又厌弃成为这种人,因为道德的生活是艰难的,善也是非常脆弱的,但也是值得的。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翻译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1月,系世纪出版集团的成员。上海译文出版社以译介和传播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为主要任务,拥有众多精通英、法、俄、德、日、西班牙、阿拉伯等主要语种并具备学科专业知识的资深编辑;其强大的译作者队伍中多为在外语和中文方面学有专长、造诣精湛的专家学者;该社同各国主要的出版社和版权代理机构有着广泛、持久的联系,在国际图书版权贸易领域信誉卓著。三十多年来,上海译文出版社一直致力于翻译、编纂和出版外国文学作品、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以及各种双语词典和外语教学参考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