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此书可谓是解读王安忆作品的一把作者亲制的钥匙,从中可窥见其本人的创作理念和文学底蕴,从而更好地走进她所塑造的艺术世界。

内容简介

王安忆从自身的创作历程谈起,论及成长经验、阅读积累等对写作的深远影响,又从类型小说、戏曲的结撰形式道出小说创作的基本要义,以工作坊的创作实践为例指点写作入门之径。最后点评《红楼梦魇》中的观点与张爱玲小说的共通之处,分析张爱玲与五四新文艺之间看似疏离实又有所交集的复杂关系。

透过此书,你可以从一位小说家的话语中进一步了解小说这种文体,探寻小说里现实与虚构之妙趣,体验写作与阅读之乐。此外还可窥见其本人的创作理念和文学底蕴,为解读王安忆的作品提供了一把作者亲制的钥匙。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第一章 开展写作生涯
  • 一 写作生涯的开端——一篇没有面世的文章
  • 二 创作儿童文学的阶段
  • 三 文学创作的开始
  • 四 第一部长篇小说——《69届初中生》
  • 五 写作的再发现——美国留学的启蒙
  • 六 生活经验——重要的是内心
  • 第二章 漫谈阅读与写作
  • 一 语言的魅力
  • 二 农村的阅读生活
  • 三 礼失求诸野
  • 四 诗与真
  • 五 文字里的生活
  • 第三章 细看类型小说
  • 一 类型小说的模式
  • 二 类型小说的地位和分类
  • 三 类型小说的结构
  • 四 中西小说之不同
  • 五 建设逻辑的原则
  • 六 非类型小说
  • 七 怎样才称得上一本好小说?
  • 第四章 从小说谈文字
  • 一 小说的存在
  • 二 对文字的执着
  • 三 文字的生命
  • 四 共识的说服力
  • 五 文字的表达
  • 六 逻辑的追寻
  • 第五章 小说课堂
  • 一 写作实践课
  • 二 空间的意味
  • 三 世事洞察皆文章
  • 四 课上的故事接龙
  • 五 生活找灵感
  • 六 隐喻和事实
  • 七 爱情和美学
  • 八 自由和限制
  • 九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写作
  • 第六章 读张爱玲与《红楼梦》
  • 一 张爱玲的《红楼梦魇》
  • 二 张爱玲的世界观
  • 三 张爱玲的伊甸园
  • 四 张爱玲的文艺观
  • 五 张爱玲与五四运动
  • 后记
  • 编后感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王安忆关于小说创作的自我解剖

    在复旦的十几年里,我听过不少国内外作家的演讲,故作高深者有之,不知所云者有之,尽管他们中的一些人确实写出了不错的作品。没有谁能像王安忆那样,将围护在文学创作周围的神秘主义藩篱拔除得这样干净,把小说的 “物理规律” 归纳得这样清晰。


    我想,这正是因为王安忆的小说从不取巧,从来都是迎难而上,就像武侠小说里用一把玄铁重剑披荆斩棘的侠客。她常常把自己的写作比喻为 “笨拙的手艺活”,我以为正是所谓 “大巧若拙”。
    作为一个被国内外各种知名小说奖加冕的作家,这种自我解剖式的祛魅,需要能力,更需要勇气。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文学有什么用?帮你发现生活

      王安忆老师的文笔很细腻,本来是为了培养睡意,在睡前像逛书店一样,无意间发现了这本,点进去看了一眼,立即被吸引,一直看到凌晨 4 点多…… 我看这本书时画了好多线,做了很多笔记,恨不得能整本背下来。王安忆老师打消了我对非虚构写作的认知顾虑。王安忆在《小说与我》中讲到的虚构写作和约翰・麦克菲在《写作这门手艺》中讲到的非虚构写作经验,是这个 5 月我最大的收获,接下来,我会刻意练习这两本书中的写作经验,内化到我的写作中。文学有什么用?王安忆说这个问题她真的回答不出来。“它未必能有实际的功效,赚不来很多钱,也未必助你成名,即便赚钱和成名,也未必够平衡付出的劳动。可是,有一点是可以保证的 —— 它很有趣,很有意思。我对学生的要求并不高,我不指望他们有一天变成大作家,每一届的学生积累起来,总有百多人了,其中有一个可以变成好读者,我就很满意了。我只想让同学明白:文学是很有意思的,可帮助我们发现生活,生活其实很有意思,包括化学,那位女生曾被它折磨得忍无可忍,我希望她能与化学和解。这是我数十年写作,仍无一点倦意的原因,也是写作实践课程的目标制定。” 在北京疫情被封闭的日子里,我刻意读了一些文学的书,用其中人性的美来对抗现实的世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纸上卧游,现实中畅游

        本书由著名作家王安忆老师,在香港城市大学的课堂讲稿润色而成,口语的直白与亲切随处可见,用意在亲历的满满细节里涓滴成河,贯穿全书的真诚讲述,引人不费力读完后,已目睹小说创作的真实过程。作者于文革中插队下乡,后又返回上海,并获机会到世界排名第一的创意写作中心 - 美国爱荷华大学亲炙名师。书里的很多内容,往常只能在复旦大学的创意写作课堂上才能听到。有一位基因科学家曾告诉作者,有两个世界,一个是物质的、现实的,另一个是精神的、内在的,这两种生活都是真实的,且能并存。小说展示甚至创造精神世界,精神世界不因内隐而虚拟,常常决定物质世界。当通读全书后,再随处翻开一页,更能感受如今名满天下的王安忆老师的真诚与睿知,她在书中对自身局限的反思,对列夫・托尔斯泰的倾慕,对傅雷翻译的《约翰・克里斯朵夫》的热情褒奖,……,我在不知不觉中,对小说、对生活、对自己的认识加深了。

          1
          评论
        • 查看全部5条书评

        出版方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民说

        “新民说”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继“理想国”之后,于2012年底开始打造的另一全新文化品牌。“新民说”的理念是寻求“现代中国的维新固本之道”。它不依凭于想象与感性,而是着力于理性的塑造,意在“作新民”;它兼具人文情怀与批判精神,更寻求“建设性”之道。更进一步,在这里,我们试图实践并建立一种商谈的公共文化,善用公共讨论,引进公共讨论的规范和要求,为建构理性的公民社会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