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大家手笔,解读中国五言诗冠冕之作《古诗十九首》。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诗人流沙河先生年逾八旬时倾注心血所作的古典文学普及新著。成都开讲《诗经》大受欢迎之后,流沙河先生紧接着开坛讲授《古诗十九首》,依然反响热烈,后辑录成书。

《古诗十九首》是中华文化经典作品,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被誉为“五言之冠冕”。流沙河先生以其深厚的古文字和诗歌研究功底,对字句追根溯源,给出全新角度的解读,复原诗歌背后的故事,让读者看到汉末社会的世事人情,栩栩如生,犹在眼前。

这是一本在趣味中轻松读懂《古诗十九首》的大家普及文本,言辞雅俗兼具,幽默风趣,无疑是青少年、文学爱好者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上佳选本。

目录

  • 版权信息
  • 绪言 什么是“古诗”?
  • 第一讲 李陵苏武诗(其一)
  • 第二讲 李陵苏武诗(其二)
  • 第三讲 秦嘉《赠妇诗》(其一)
  • 第四讲 古诗十九首·其一
  • 第五讲 古诗十九首·其二
  • 第六讲 古诗十九首·其三
  • 第七讲 古诗十九首·其四
  • 第八讲 古诗十九首·其五
  • 第九讲 古诗十九首·其六
  • 第十讲 古诗十九首·其七
  • 第十一讲 古诗十九首·其八
  • 第十二讲 古诗十九首·其九
  • 第十三讲 古诗十九首·其十
  • 第十四讲 古诗十九首·十一
  • 第十五讲 古诗十九首·十二
  • 第十六讲 古诗十九首·十三
  • 第十七讲 古诗十九首·十四
  • 第十八讲 古诗十九首·十五
  • 第十九讲 古诗十九首·十六
  • 第二十讲 古诗十九首·十七
  • 第二十一讲 古诗十九首·十八
  • 第二十二讲 古诗十九首·十九
  • 第二十三讲 曹操《蒿里行》
  • 第二十四讲 曹植《送应氏·其一》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0
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流沙河阐述为什么古代多诗文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现代人出行,不管走多远,来回都很快;哪怕到了地球的那一边,也可以经常电话联系,啥子手机哟,视频电话哟,拿起来拨几下就可以通话,非常之方便。古代就不是这样,一旦分开了,空间距离一远,可能就是好多年都见不了面。这一首诗,写的就是一位丈夫出差远行,很久都回不了家,思念家中的妻子。这中间原因很多。或者他是个当官的,上边要他在那边留任?也可能是遇到内乱,打起来了,回家的路走不通了?这一类事情,在古代是非常多的,所以才有那么多诗文,写分手,写别离的痛苦。


    摘自书中第六讲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何不秉烛游

      看流沙河老先生的书,有意思的是里面四川话的生动性。尤其是《古诗十九首》里,形形色色在洛阳城或者大都市里的浪荡子,那些天天良宴会的人,用四川话讲就是各种耍:“耍转了”“耍惨了”“耍安逸了”……“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四川话的解释就是:“所以他提出的办法就是白天没耍够,晚上点起蜡烛来继续耍,耍他个通天亮。”《古诗十九首》里往往在这种宴乐和悲戚之间摇荡反复,人生中的快乐易逝,所以产生 “逆旅感”,寿无金石考,人生像朝露。倒过来,正因为人生短暂,何不好好耍呢?这种忧乐相伏里隐藏的还是深深的悲伤,这种悲伤久远永恒,又带着诗歌的隐忍和优美,哀而不伤,质朴通脱。第十三首开篇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 本来是驾车出去游玩,结果迎头撞上了北邙上的墓地,看到与亡者相伴的白杨和松柏,人生中的顿悟时刻也由此而起,那深广的死亡阴影便开始罩在诗人的心头。这不输于佛祖对死亡的际遇或者哈姆雷特对生与死的独白。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磨铁图书

      磨铁图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大众类民营图书公司之一。磨铁图书是业内知名作者公认的最佳出版合作平台,目前公司已经签约王蒙、周国平、余秋雨、于丹、蒙曼、冯唐、南派三叔、当年明月、张德芬、今何在、阿桂、刘同、马东团队、白茶、郭斯特、使徒子、伟大的安妮、张悦然天下霸唱、雷米、Priest等众多业内知名作家。几乎涵盖所有类型的畅销小说作者和他们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