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普利策奖得主,为你展现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内容简介

这本书是一部融合军事、历史、政治、外交、传记的巨著。半个多世纪前,朝鲜战争险些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如今真相终于开始浮出水面。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和美国在朝鲜战场短兵相接,也在战略部署和政治外交上展开全面较量。

然而,原本计划三个星期结束的战争,最后竟然持续了三年之久。朝鲜战争为什么爆发?强大的美国怎样一步步陷入泥潭的?今天的远东国际局势,在多大程度上依旧受这场战争影响?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军事术语表
  • 序言:被忘却的战争
  • 第一章 云山惊兆
  • 第二章 天寒地冻:朝鲜人民军南下
  • 第三章 华盛顿介入战争
  • 第四章 洲际政治
  • 第五章 孤注一掷:朝鲜人民军挺进釜山
  • 第六章 仁川登陆:麦克阿瑟力挽狂澜
  • 第七章 跨越三八线,向北挺进
  • 第八章 志愿军猛击
  • 十一
  • 第九章 学会与志愿军打仗:双联隧道、原州和砥平里两军激战
  • 第十章 将军和总统
  • 第十一章
  • 尾声
  • 后记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10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决定战争的胜败因素是为何而战

    非常精彩的一部详尽记述朝鲜战争的名著,全面展现整个战争的细节,从高层的决策到战场实况和各种背景资料,能够非常好的帮助读者了解这场 70 年前奠定新中国基础的战争,也很好的展现了东西方大国思维的逻辑,当然,由于立场不同,对事实的解读必然有所差异,西方作者的类似作品之所以优秀,在于细节的翔实完备、通篇流畅和编排精彩。然而,缺点也是一贯的阶级和民族立场不同。西方文宣巧妙地将战略问题归结于个人,如纳粹是因为希特勒,而朝鲜战争的扩大化,只能归咎于麦克阿瑟个人的狂妄,认为 “凭借美国的军事实力,可以把中国打回半个世纪之前。”,手握核武器,根本不相信中国敢于参战,实际上,这也是昂撒精英阶层的固有思维,对武器的迷信和白人种族的自以为是的高傲,致使一错再错。值得思考的作者还写了一本书《出类拔萃之辈》,是写美国如何陷入越战泥潭,可再如何检讨,美国还是不可避免的发动对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西方的固有思维,认为失败的原因,在于敌人不在乎士兵的生命,死再多人也不怕,而美国人死不起,所以不得不结束战争,所以才会污蔑 HMS 用人盾,当然更不能理解领袖送子上前线,对美军在朝鲜战争使用凝固汽油弹和化学武器,在越战中更是对大面积使用落叶剂等化学武器避而不谈,对其他种族的灭绝的殖民主义思想是西方民族没有进化好的基因 Bug,而对于战争的正义性,西方人就没有这个概念,外交家基辛格就用 “合法性” 代替 “正义性”,全书有很多难得的史实,值得仔细扩展研读,很早读这本书是想了解 “韩战真相”,现在更注重背景,民族国家的形成,和不断被粉碎的灯塔国神话。(麦克阿瑟向菲律宾收取相当于现在千万美元的政治献金)当 1840 年英军炮舰来袭的时候,大多数中国百姓无感,1900 年的八国联军入侵,也是皇城王公贵族逃难,百姓只是围观,当卢沟桥事变的时候,《四世同堂》的祁老人认为这场战争最多持续三个月便会结束,当时的中国有国共内战,还有许多军阀派系,各种政治派别,日本人永远不会明白,为什么一盘散沙的中国人会奋起抗战,原因就是他们的屠杀导致的,牺牲凝结共识,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用鲜血铸造长城,当你看到没有任何防护的巴勒斯坦人手持 RPG 冲向梅卡瓦坦克时,你才能理解志愿军战士是如何在天寒地冻的天气,无论是御寒还是武器装备都不是一个量级的情况下,硬抗住了联合国军。我问过家里参加过那场战争的老人,就是在 20 年前,社会上充满反思的时代,他们也坚信参加那场战争是值得的,是保家卫国。我见过很多志愿军战士,没听说也没见过美国兵的各种 “战争创伤”,都是以此为荣,难过的只是痛惜牺牲的战友。「战场上,中国军队纪律之严格和忍耐力之高让美国指挥官钦佩不已。由于战争本身不受欢迎,美国士兵的战斗积极性很低,因此,前线士兵一直采用轮换制,而中国军队却很少轮换,同一支部队可以在前线坚持很长时间」【中国人被这个国家最勇敢的人保护的非常好】。这种表述观点是西方叙事,中国人不是被这个国家最勇敢的人保护得最好,中国人是被中国人的勇敢,保护得很好。【你歌舞升平,他负重前行】是廉价的感动,这是割裂人民与军队,人民就是军队,军队就是人民,没人敢与中国开战,是因为人民的力量。“决定战争胜败的是人民,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4
      9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一本美国人写的“韩战”

      我在 “馒头说” 里写过不少有关 “朝鲜战争” 的题材,有麦克阿瑟的,有长津湖的。


      每次推送之后,后台都会有两种声音,且吵得很厉害。
      那么,现在就推荐一本美国人写的 “韩战”—— 看看在对手的眼里,他们是怎么看待这场战争的。
      这本书的作者是大卫・哈伯斯塔姆,他是美国著名记者,曾作为《纽约时报》特派记者全程报道越南战争,并因此获得了 “普利策奖”。
      在大卫的笔下,你可以从美国的视角看看他们是如何看待中国当时的出兵,双方的炼狱绞杀,麦克阿瑟的失误,杜鲁门的立场整场朝鲜半岛战争的得失。
      令人遗憾的是,大卫・哈伯斯塔姆在这本书即将付梓之际,遭遇车祸身亡,享年 73 岁。

        5
        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最推荐战争巨著

        朝鲜战争对我们中国人来讲是很重要的,有关它的一些记载,一些文章到现在还是我们中小学教育必要的一部分,但在美国那边,他们那些参与过战争的很多老兵都觉得自己被忽略了、被遗忘了,比起越战它好像获得一个分外低的一个地位,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本书并没有给我们一个解答,但却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到各方面,比如说一些战场上的细节、一些错误的政治决断的过程等等,它从不同的环节去切入这场其实相当复杂的、政治程度相当高的战争里面。梁文道老师也曾在《开卷八分钟》中连续三期推荐这书。其总结就是:战争爆发于一连串的判断失误。以下是梁老师的评论节选: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场战争为什么会发生?今天暂时先放下我们中国人的观点,看看美国记者怎么看?这里面就说到,当时的朝鲜 —— 主要是金日成 —— 之所以能够决定跨过三八线往南入侵,主要是因为背后有两个人给他开了绿灯:最主要的是斯大林,次要一点的是毛泽东。为什么会开这个绿灯呢?这里面包括一个判断错误:美国一个资深外交官讲话讲错了。1950 年 1 月 12 号的时候,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华盛顿国家新闻俱乐部发表了一篇演说,似乎是在暗示,朝鲜已经不再美国的亚洲防御范围之内,而莫斯科则把他的演说解读为,如果朝鲜境内发生任何冲突,美国可能不会轻易介入。这释放出一个错误的信号,而且不只苏联错误地解读了它,还包括毛泽东。为什么呢?书里面说到,自从看到中国解放战争打得有声有色,金日成越来越紧张,他觉得也该轮到自己回到自己的老家大展伸手了。当时他三翻四次去莫斯科进行游说,而苏联则要求他再跟毛泽东见面去谈一谈,谈过之后,双方一致认为美国人参战拯救这块弹丸之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此中国用不着派军。金日成再三保证,单凭他训练比较有素有战争经验的军队就能够压跨南韩的那些微不足道的、很烂的、很腐败的军队,事实也是如此。可他太自信了,觉得自己跟毛泽东一样,只要挥军南下,南韩民众通通会揭竿而起响应他,这也是一个判断失误。同时,书里还说到中国发生的事情也对斯大林的态度产生了相当的影响。美国人曾信誓旦旦告诉自己忠实的盟友蒋介石,如果中国大陆全线告急,他们一定进行军事干预,但最后没有兑现自己的诺言。如果毛泽东发动的战争能够在中国农民当中一呼百应,那么韩国农民会不会用同样的方式响应金日成的号召,并且美国不会轻易干预呢?这又是一个错误。而且,这里面还包括另一个错误,就是双方的认知是完全不一样的。对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来讲,金日成跨过三八线不叫内战,是一国对另一国的侵略行径,跟中国解放战争完全不同,他们因此会联想到,当初他们没有阻止希特勒的侵略行为而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然而这个观点对于中国、苏联和朝鲜却显得匪夷所思,他们认为 1945 年美国授意作为南北分界线的那条 “三八线” 根本不是边境线,朝鲜 1950 年 6 月 25 日的所作所为与中国内战如出一辙,只不过是他们代表朝鲜人民的利益所进行的长期斗争的一次行动而已。美国对于中国会不会派兵援助朝鲜也判断有误,低估了毛泽东参战的决心。当时很多信息说明中国会参战,因为中国不可能容许美国把整个朝鲜半岛纳入其势力范围,并且刚刚成立的新政权亟待一场战争来表达自己对政治信仰与意识形态的坚定决心。甚至周恩来曾通过印度驻华大使向西方发出消息,但前方指挥官麦克阿瑟和白宫官员故意忽略这些消息,以致美国决策失误,最后付出沉重代价。类似情况在美国历史上不断重演,一直到最近伊拉克跟阿富汗战争,我们看到的问题还是一样,有大量的真实前方的情报被后方的决策人员基于政治理由而故意忽略掉。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24条书评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