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美国史学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伊沛霞教授,融合东西方历史学界研究成果,以现代史学家之眼,还原宋徽宗的真实生命历程。

内容简介

宋徽宗在位期间,中国几乎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在位二十多年间,这位极富艺术天赋的皇帝引领宋朝达到了文化上的鼎盛。不过,因为被女真人俘虏,最终死于异国他乡,宋徽宗更多的被后世认为是一个失败的皇帝,道德教育的反面教材。

伊沛霞教授积数十年之力撰成《宋徽宗》,成为英文世界为这位皇帝撰写的首部完整传记,力图矫正大众对徽宗“腐化、昏庸”的偏见。伊沛霞重塑了宋徽宗的形象,将其放回历史语境中,还原一个繁荣国度的君主不断追求卓越荣耀的雄心——尽管这份雄心以悲剧收场。

徽宗在即位早期竭力超越朝廷党争,随后将精力转到自己擅长的领域。他大大拓展了朝廷的慈善事业,建立官学、医院、孤儿院、乞丐墓地。作为艺术家,他身边围绕着杰出的诗人、画家、音乐家,他还修筑了壮丽的宫殿、寺观和庭园,后世几乎难以超越。他对道士青眼有加,为道经作注,还让臣民也接受并践行这种信仰,不过他对道教的虔诚最终偏离了儒学主流,削弱了他的治国能力。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中文版序
  • 前言
  • 关于年代、年龄等惯例的说明
  • 年代表
  • 人物表
  • 宋朝帝后年表
  • 初涉国政 (1082—1108)
  • 第一章 长在深宫 (1082—1099)
  • 第二章 登基 (1100)
  • 第三章 谋求均衡 (1101—1102)
  • 第四章 选择新法 (1102—1108)
  • 致力辉煌 (1102—1112)
  • 第五章 崇奉道教 (1100—1110)
  • 第六章 重振传统
  • 第七章 招徕专家
  • 第八章 艺术家皇帝
  • 展望伟业 (1107—1120)
  • 第九章 追求不朽
  • 第十章 宫廷之乐
  • 第十一章 与宰臣共治
  • 第十二章 接受神启 (1110—1119)
  • 第十三章 宋金联合
  • 面对失败 (1121—1135)
  • 第十四章 危局 (1121—1125)
  • 第十五章 内禅 (1125—1126)
  • 第十六章 天崩 (1126—1127)
  • 第十七章 北狩 (1127—1135)
  • 结语
  • 附录A 不采用有关徽宗及徽宗朝一些常见故事的原因
  • 附录B 徽宗的嫔妃及子女
  • 徽宗年表
  • 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4
3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还原一个真实的宋徽宗!

    这是一本美国汉学家为宋徽宗写的传记,作者认为,宋徽宗的昏君形象,更多源于儒家对他的道德评价。《宋史》中对宋徽宗做了一个盖棺定论的评价,说宋徽宗什么事都做得好,就是不能做皇帝。作者作为一位西方汉学家,作者回归历史的真实情境,站在宋徽宗的身旁,去发现他身上那些被忽视的历史事实。所以,她看到宋徽宗为了担负起皇帝的职责,其实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导致他与儒家士大夫产生了矛盾。他试图要借艺术和宗教去巩固权力、开创盛世,这些举措并不能获得儒家士大夫的认可。至于靖康之变的历史责任,本该由宋徽宗和儒家士大夫共同分担。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跨文化的视角,剥开了儒家道德评价的壳,让我们看到一个真实的历史,还原了一个真实立体的宋徽宗,也许这对研究其他历史人物是一个很好启发和借鉴。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宋徽宗的悲剧就在于,一个理想主义者,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要面对超出自己统治能力与国家执行能力的事情时的无能为力。转而进行可以达到的目标 —— 艺术创作,改善民生。但在君主专制制度下,无论他是不是知道或者有意,都必然会造成国家整体大政方针的改变,恰恰发展艺术的巨大耗费,改善民生产生的额外开支(这些事情大部分本来不属于政府责任与预算),是国家也是儒家知识分子,难以承受的。这就注定他的帝王生涯不会平静,后世评价不会很好。但是国家出现这样巨大的问题,宋徽宗有责任,但不能将责任完全推脱给他和所谓的一些奸臣,这不符合真实的历史,甚至可以说这是儒家士大夫,在面对这样一个巨大失败时的推卸责任,作为始终发挥国家治理基础作用的群体,他们才是北宋灭亡的主要责任人。而通过塑造一个昏君形象将责任推脱给宋徽宗,是不公平的,可耻的。将有宋一代的士人天下兴亡的责任使命,丧失殆尽。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宋徽宗繁忙的一生。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15条书评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