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深度挖掘互联网精神内核的重磅之作。

内容简介

《创新者》是沃尔特·艾萨克森继全球畅销书《史蒂夫·乔布斯传》之后的又一部力作,不仅讲述了计算机和互联网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为我们生动地刻画出数字时代的创新者群像,还深度挖掘互联网的精神内核,解读了“诗意科学”这个重大主题。

在近200年的数字化进程中群星闪耀,艾萨克森从第1个计算机程序的创造者、浪漫主义诗人拜伦之女埃达·洛夫莱斯伯爵夫人说起,细数了这一群将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创新者,他们包括第1台通用型的电子计算机的创造者莫奇利、科学家冯·诺依曼、仙童半导体公司的“八叛逆”、天才图灵、英特尔的格鲁夫、微软的比尔·盖茨、苹果公司的乔布斯、谷歌的拉里·佩奇等。这些拥有不羁创意的先锋者、黑客、天才、企业家们,并不是孤立的存在,他们秉承着开放与共享的精神,通过跨越世代的合作,让科技实现了创造性的飞跃,而他们沉淀下来的社会和文化力量成为了滋养创新的坚实土壤。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一卷大气磅礴的创新图景,彰显了数字时代的独有气质,即科技和艺术完美交织的奇迹,这也是天才乔布斯一生所追求的主题。只有理解了互联网的精髓实质,才能成为下一个引领时代的创新者。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一 信息技术的独特之处
  • 序二 生活,创新最好的孵化器
  • 序三 数字科技时代的史诗
  • 前言 本书是如何诞生的
  • 第一章 埃达·洛夫莱斯伯爵夫人
  • 诗意科学
  • 拜伦勋爵
  • 埃达
  • 查尔斯·巴贝奇和他的机器
  • 洛夫莱斯夫人的注解
  • 第二章 计算机
  • 数字技术击败模拟技术
  • 艾伦·图灵
  • 贝尔实验室的克劳德·香农和乔治·斯蒂比兹
  • 霍华德·艾肯
  • 康拉德·楚泽
  • 约翰·文森特·阿塔纳索夫
  • 约翰·莫奇利
  • 莫奇利拜访阿塔纳索夫
  • 普雷斯伯·埃克特
  • ENIAC
  • 布莱切利园
  • 那么,究竟是谁发明了计算机?
  • 第三章 编程
  • 格雷斯·霍珀
  • ENIAC的女程序员
  • 存储程序
  • 约翰·冯·诺依曼
  • 冯·诺依曼在宾夕法尼亚大学
  • ENIAC的公开亮相
  • 最初的存储程序计算机
  • 机器可以思考吗?
  • 第四章 晶体管
  • 贝尔实验室
  • 威廉·肖克利
  • 固体物理研究小组
  • 晶体管
  • 高人一等的肖克利
  • 晶体管收音机
  • 一鸣惊人
  • 肖克利半导体
  • 罗伯特·诺伊斯与戈登·摩尔
  • 一败涂地的肖克利
  • 第五章 微芯片
  • 杰克·基尔比
  • 诺伊斯的版本
  • 专利权之战
  • 微芯片旋风
  • 摩尔定律
  • 阿瑟·罗克和风投
  • 英特尔之路
  • 微处理器
  • 第六章 电子游戏
  • 史蒂夫·拉塞尔和《太空大战》
  • 诺兰·布什内尔和雅达利
  • 《乓》
  • 第七章 互联网
  • 万尼瓦尔·布什的“三角论”
  • J·C·R·利克莱德
  • 分时系统和人机共生
  • 星际计算机网络
  • 鲍勃·泰勒和拉里·罗伯茨
  • 阿帕网
  • 分组交换:保罗·巴兰、唐纳德·戴维斯和伦纳德·克兰罗克
  • 互联网与核战有关吗?
  • 伟大的跨越:1969年10月,阿帕网诞生了
  • 互联网
  • 网络化的创造力
  • 第八章 个人电脑
  • 《诚如所思》
  • 孕育个人电脑的文化土壤
  • 斯图尔特·布兰德
  • 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
  • 鼠标和联机系统
  • “演示之母”
  • 艾伦·凯
  • 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
  • 社群组织者
  • 埃德·罗伯茨和Altair电脑
  • “家酿”初登场
  • 第九章 软件
  • 比尔·盖茨
  • 湖滨编程集团
  • 盖茨在哈佛
  • 为Altair开发BASIC程序
  • 微-软
  • 对盗版软件宣战
  • 苹果
  • 丹·布里克林和VisiCalc
  • IBM操作系统
  • 图形用户界面
  • WINDOWS
  • 理查德·斯托尔曼、莱纳斯·托瓦尔兹以及自由和开源软件运动
  • 第十章 在线
  • 电子邮件和电子公告板
  • 调制解调器
  • THE WELL
  • 美国在线
  • 阿尔·戈尔和“永恒的9月”
  • 第十一章 万维网
  • 蒂姆·伯纳斯-李
  • 马克·安德森与Mosaic
  • 贾斯汀·霍尔与网络日志成为博客的历程
  • 埃文·威廉姆斯与Blogger
  • 沃德·坎宁安、吉米·威尔士与维基
  • 拉里·佩奇、谢尔盖·布林与搜索
  • 第十二章 永远的埃达
  • 洛夫莱斯夫人的异议
  • 人机共生:“沃森,过来”
  • 从历史进程得到的启示
  • 埃达的永恒启示:诗意科学
  • 致谢
  • 注释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3.9
1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艺术和科学

    每日一书:《创新者》。下一个数字时代的创新将来自那些能够为工程实现美感、为技术赋予人性、为处理器注入诗意的人。创新将会来自埃达・洛夫莱斯的精神继承者:叛逆精神和好奇心会展现出艺术和科学的绝妙之处。人类的创造力包含价值观、意图、美学判断、情感、个人意识和道德观念。这些是艺术和人文教会我们的东西,也是人文学科的价值不亚于科学、技术、工程学和数学的原因。如果我们想要维持人类在人机共生关系当中的地位,如果我们想要继续作为机器的创意搭档,我们就必须继续滋养自身的想象力、独创性和人性的泉源。这是我们所能提供的东西。史蒂夫・乔布斯在自己的产品发布会上经常会用同一张幻灯片作为总结,在他身后的大屏幕上会出现一个路标,上面标示着 “人文”(Liberal Arts)和 “技术”(Technology)的交叉口。他最后一次登台发布产品是在 2011 年的 iPad2 发布会上,他当时站在这张图像的中间宣布道:“苹果的基因决定了只有技术是不够的。我们笃信,是技术与人文的联姻才能让我们的心灵歌唱。” 这点让他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中最具创造力的技术创新者。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史

      艾萨克森也是《乔布斯传》的作者、Aspen Institute CEO、前 CNN 董事长和《时代》总编。他还写过《爱因斯坦:生活与宇宙》、《基辛格传》等书。这本《创新者》写的是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史。艾萨克森没有为某一个人物立传,而是写了从科学家到程序员的芸芸众生,可以看作对硅谷式创新的全景式描述。

        2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创新者阅读体会

        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是著名的传记作家,代表作品有《富兰克林传》《爱因斯坦传》《乔布斯传》,传主都是影响人类社会的伟大创新者。本书描绘了近 200 年来大气磅礴的创新画卷,记录计算机、晶体管、微芯片、互联网等技术的诞生历程,叙述了古腾堡、爱迪生、诺伊曼、乔布斯等创新者的真实故事,是一部数字时代的科技创新史,也是一部数字时代创新者的群像传记。极为难得是,作者并没有停留在讲故事、谈历史上,而是借此探讨了两个深层次、根本性的问题:一是创新的规律,二是技术的本质。关于创新规律。作者认为,创新不是某个伟大人物在某个时间节点上偶然引发的技术爆炸,而是科学、技术、商业等不同领域的形形色色的人在漫长的协作过程中碰撞出来的必然结果。简单来说,创新就是一场跨越时空、未经预设的随机协作。形象地说,创新是一群身处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的人,处于各自需求,办好自己的事,机缘巧合之下在某个节点某个需求中相遇汇合,共同推动的伟大突破。可以说,数字时代的创新是一系列偶然造成的必然。关于技术本质。作者的观点很鲜明,技术的本质就是一种与人相生相伴的、自有进化宿命的生命。强调与人相生相伴,是说技术是人类面对问题时所发现的一系列解决方案的集合。强调自有进化宿命,短时间来看,能不能实现技术突破、推动技术往何处去、如何运用发展技术等都是人说了算,容易产生技术由人主宰的幻觉;长周期来看,内在于技术中的进化力量,却完全不是人类所能驾驭和掌控的,技术的底层逻辑、世界的运行规律等已安排好技术的走向和归宿。能把故事讲好、历史谈好,已是相当不易。通过故事和历史探讨极为深刻本质的问题,更是难得,读来启发极大。认清了创新的规律,就知道创新的关键在于肥沃土壤、优化环境、构筑生态,打造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让各种创新因素共生此处、活跃其间,让我们静待花开、拭目以待。明白了技术的本质,就懂得敬畏技术,技术不再只是人类的工具,技术的地位也不再是附属、客体,技术本身有其生命、力量,按照凯文・凯利的观点,技术是宇宙间的第七种生命,他甚至大胆猜测,不是技术帮我们解决问题,而是人类在帮技术实现进化。正如道金斯《自私的基因》中谈到的人类是基因实现目的的载体一样,我们人类也很可能只是技术实现扩张、进化的宿主而已。且行且珍惜,学会与技术共生。

          1
          3
        • 查看全部7条书评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