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国的法布尔”半夏5年观察记录,手机拍摄400余幅彩色图片,记录寄情自然的亲历故事。

内容简介

《与虫在野》是一个有丰富写作经验的作者嫁接其大学生物学素养的背景,当了一回“荒野侦探”。作者半夏拿人类的两只单眼与虫虫们的复眼对视后,察觉所有的生命都是自然的杰作,五年来作者俯身大地,同时也平视或仰观高处,她发现,虫虫的世界令她眼界大开。

这本“与虫书”绝不是一本科学的专业论著,给读者正而八经地讲述知识、搞科普,它用图文并茂、文图互证的方式,讲述自己寄情自然的亲历故事。作者特别强调自己不是生态摄影师也不是分类学家,她五年来只用手机近距离拍摄虫子,用镜头去看渺微的虫子们的一生,看它们如何生存,看它们的爱情和繁衍,看它们几亿年来生存在地球上的非凡技艺。万物皆奇迹。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在野阅微”是作者近年来累积的自然观察笔记;“人虫对眼录”以图片和图说的形式,以日期为序,展示了作者于春夏秋冬四季中拍到的各种虫,生趣盎然;“念虫恋虫”是由观虫觅虫而生发出的一些“散金碎玉”和即时性的感悟,用“微博体”的形式表达作者的自然观,作者认为,当人类克己复礼地对待自然,并与自然生发了真正的感情时,才有可能获得一个更宜居的生态环境。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赏虫开生面,逢子亦在野
  • 自序
  • A 在野阅微
  • 引言 触觉的快乐
  • 与一只绿头苍蝇对匕眼
  • 虫心虫德虫语者
  • 得了“阿尔茨海默病”的蜜蜂
  • 金龟子的金衣不是皇帝的新衣
  • 虫迹虫洞虫的天书
  • 峙峙的春天
  • 螳螂:虫界“开膛手杰克”
  • 一只蛾子之死的观察记录
  • 虫虫的欢乐夜总会
  • 蝉翼不是隐形的翅膀
  • 别离,在一场集体舞之后
  • 蚂炸这厮这肉
  • 蝶去
  • 蜂情万种
  • 在蟑螂面前,人类太稚嫩
  • 瓢虫的前世今生
  • 垃圾虫,才华横溢的隐身术士!
  • 吊诡之蛾以及复活的蝉
  • 岁月里参禅,它的容色令我见佛
  • 苏武牧羊,蚂蚁牧蚜
  • 蛇·牛蛇·《牛蛇》
  • 蜾蠃,被《诗经》夸错了的细腰蜂
  • 蒲松龄笔下状极俊健的帅虫几
  • 与我纠缠的那些蝴蝶
  • 执念回天域的蛾子
  • 虫拜者基本都是好色之徒
  • 蜘蛛:网络暴力者
  • 虫的解析以及保虫类的人
  • 风被雨洗过的声音,你听见过吗?
  • B 人虫对眼录
  • 引言 悬崖处,只有飞是生命的诗意!
  • 2015年拍虫季
  • 2016年拍虫季
  • 2017年拍虫季
  • 2018年拍虫季
  • C 念虫恋虫
  • 引言 大自然真是随心所欲的馈赠者
  • 念虫恋虫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与虫在野~天人合一

    一本关于 “博物学” 的 “观虫” 笔记,从一个非常另类的小视角,来感悟我们所处的大世界。很棒的分享!感受最深的是作者 “天人合一” 的自然发展观,阅读过程中数次产生共鸣,颇感美妙。读完之余,思绪随着笔者的虫虫日记,内省关于从心底里涌现的那股对生活的爱,居然有这么特别的魅力!最后,引用作者的一段原话来做此书尾牙,权当纪念和与各位得到学友们的分享:“脚踏实地,芃芃其麦,继续身心行于野,阅微知著,与自然友好相处!有时想,那《诗经》时代村妇都认知的世界,我们却把它丢了。“看大自然的花草树木如何在寂静中生长;看日月星辰如何在寂静中移动…… 我们需要寂静,以碰触灵魂。” 这是特蕾莎修女说的。也许,放下人的身段,蹲到草木的高度,调动你的眼睛凝视,竖直你的耳朵聆听,你便会发现周遭生命的繁华。我欣然接受来自大自然的丰厚馈赠。”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11月成立于历史文化名城桂林,主要出版教育、学术人文、珍稀文献等图书,业务范围涉及图书、期刊、电子音像及数字出版,文化产品的设计制作、印制、销售,以及教育培训、会展、咨询、地产、旅游、艺术品交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