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当代日本独具人格魅力的天才野生编辑,40年体制外传奇生涯,打破主流社会条条框框,分享独特犀利的观察与见解。

内容简介

探寻世界各地古怪珍奇景点;收集死刑犯临刑前写下的诗句;报道日本本地嘻哈歌手;走访上百个东京普通人狭小公寓诠释“Japanese Style”;拍摄每个日本人都去过却不被设计界理睬的“情人旅馆”内部装潢……捕捉主流之外的怪诞景色,挖掘日常而不平常的人间故事,当代日本极具独立精神的自由编辑都筑响一,从杂志记者到做书编辑,他拒绝乏味,打碎常规,只做自己感兴趣的选题,怪招迭出,特立独行。

“白费功夫的编辑会议”“不要跟同行喝酒”“就算碰不到也要伸手”“不把东京放在眼里”……毒舌且有冲击力的文笔背后是对人间的温暖观察,剑走偏锋的编辑生涯是对主流社会与体制的不妥协。

这本书是一趟出人意料的奇异阅读之旅,更是一段洒脱、真实、痛快的编辑传奇。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问题1 做一本书要从何开始?
  • 不知道才办得到
  • 有手指就能做书
  • 白费功夫的编辑会议
  • 别看读者脸色,观照自己
  • 学得来的事,学不来的事
  • 不要跟同行喝酒
  • 设计师这种“仆役”
  • 问题2 如何养成自己的编辑视点
  • 身为策展人,身为DJ
  • 邂逅美国文化
  • 自由工作者的自由与不自由
  • 要试着停下脚步
  • 没钱才办得到的事
  • 问题3 为何是“ROADSIDE”?
  • 身边的现实是很有趣的
  • 游移,才能让人逮住你
  • 只报随处可见的事物,只去随随便便都能去的地方
  • 会去的笨蛋,不去的笨蛋
  • “鄙视链”没完没了
  • 就算碰不到也要伸手
  • 问题4 没人做过的事,该如何下手?
  • 业界会死,词会留下
  • 嘻又哈
  • 问题5 你为谁做书?
  • 不把东京放在眼里
  • 艺术这种蛛丝
  • 艺术大学这种陷阱
  • 问题6 编辑能做什么?
  • 编辑这种生物
  • 摄影的“歧路”
  • 网络搜索是种毒品
  • 事前调查的功过
  • 问题7 你认为出版的未来会如何?
  • 远离书本,离到哪儿去?
  • “超素人之乱”
  • 问题8 为何开始经营网络自媒体?
  • 不是因为想做才去做
  • 何谓“产地直销”媒体?
  • 点击数是妖魔
  • 穷人的武器
  • 代结语:进入无“流行”的时代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1
2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假如学习编辑的窍门真的存在的话,我认为只有一个,就是找到自己喜欢的书,仔细地将它读进心里。”“做书重要的不是技术,唯一关键的只有想要做一本书的强烈念头。”“比起技能的累积,好奇心的强度重要太多了。” 不依附出版机构,不设定目标读者,不追随热点话题,不按套路工作,只追随兴趣做书的另类圈外编辑👍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干一行,爱一行

      这是一本有趣的书,作者开篇就点出此书无助于 “打造大卖的策划”,也不提供 “顺利采访的诀窍”,更不传授 “进入有名出版社的方法”,这本书完全帮不到有以上需求的人。算是相当奇葩。作者虽自谦非专业,但是能当 40 多年的编辑,哪有低手?都是祖师爷级的了😂。他指出很少有工作光靠好奇心、体力、为人就能带来成果,而毕业学校、经历、头衔、年龄、收入完全无关紧要。比起每月的薪水入账,当编辑的微薄幸福在于,每天的内心悸动才是更重要的。能这么说,那就是真爱呀👍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 20 岁左右那阵子,刚创刊的 POPEYE 刊出了美国滑板的报道。于是和朋友一起玩滑板的我寄了一封明信片过去,大意是问:“那滑板在哪里能买到呢?” 这开启了我和编辑部的往来。到了暑假,我问:“有没有什么好的打工机会?” 对方答:“不然来我们这里打工如何?” 于是我就开始进出编辑部了,过程非常随兴。不知不觉间,打工成了我的本业,学校也不怎么去了。回过神来时我已成为所谓的自由接案编辑,一做 40 年。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7条书评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