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牛津通识读本,李银河推荐。阐释“性”的社会和政治内涵,塑造对“性”的正确态度。

内容简介

当今世界中,性无处不在。但它为什么能决定我们究竟是谁呢?是什么塑造了我们的性存在,我们的性存在又是如何塑造了我们?我们对于性的态度因为女性主义、宗教和艾滋病病毒发生了哪些改变?这本性学小百科不仅讨论了上述问题,而且探究了性规范的历史演变,分析了当今围绕性和性存在的主要争议,特别是女性主义、恋童癖、同性恋政治、性教育、优生学等概念。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致谢
  • 序言
  • 引言
  • 第一章 性存在之前
  • 第二章 性存在概念的产生
  • 第三章 贞女抑或荡妇?女权主义的性存在批评
  • 第四章 卧室里的国家
  • 第五章 性的未来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3.8
1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通识读本系列,内容广博,读一本,就多知道一点

    让我们跟随作者,探寻现代社会性存在问题的社会和政治意义,以及围绕性问题的种种斗争。本书主要的研究范围是西方,当然也不仅限于西方。研究的主要着眼点,不是人们具体的性行为,而是将性存在作为一个社会和政治问题。第一章分析了历史上的人们对于性的看法,集中阐述了古代社会和基督教对于性的观点。第二章分析了近现代社会关于性存在模型的理论、论争和争议。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围绕性存在是社会和政治斗争的舞台这一主题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其主要着眼点是 “自下而上” 的女权主义性批评的挑战(第三章)、“自上而下” 的国家对于性的调节规范(第四章),以及同性恋政治、宗教激进运动和性的未来(第五章)。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在罗伯茨法官的眼里,同性恋婚姻是性存在的一种制度化的表现。而这种制度化表现的具体形式,应当由性存在涉及的利益相关方不断博弈来确定和变化,并不应该由九个老人根据自己判断和偏见在法院里决定。最高法院的判决拥有强大的执行力,因此更应当谦虚和谨慎。社会政策的决定权最高法院既不应该,也没有能力拥有。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2023/12/28

        快到年底了,如果算一下今年读过的最好的三本书,我估计会把这本书放进去。因为这本书,带给我启发实在是太大了。不知道别人读这本书,会不会和我有同感。因为之前接触了一些这方面的书籍,这本《性存在》算是将之前读到的东西打通了。其实,它让我一下子意识到,现在的女性运动也好,对于男女平等的社会的追求,其实远远不是几个词语就能概括的。而且也不是像是一些简单的技术。像是有一些老师会讲到,因为避孕套,尤其是避孕药的产生,女性运动就开始了,流行了。其实,这种说法非常片面,非常粗糙,甚至粗糙到都是错误的。的确避孕工具的产生,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如果追究女性身份地位,女性的存在,性存在…… 整个历史都在参与,总统,知识分子,领袖,各种阶层的人都在参与。你会发现,女性运动,也是一个侧面。其实,背后的性别观念,是整个历史也都参与的过程。人们对于性别观念的转变,不断转变,书里面的最后提醒我们意识到,人们对于性别观念是被建构出来的。我们要知道,这些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是不一样的。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5条书评

        出版方

        译林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是国内最具品牌影响力的专业翻译出版社之一,多年来致力于外国文学、人文社科、英语教育等领域的图书出版,有丰富的选题开发经验和精干的作译者与编辑团队。